您好,欢迎来到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中医工作室

戴恩来教授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-“中说西证”-第六录

发布时间:2025-07-10 点击数: 字号:

第六录

勇而劳甚,则肾汗出,肾汗出逢于风,内不得入于藏府,外不得越于皮肤,客于玄府,行于皮里,传为胕肿。本之于肾,名曰风水

一、原文释义

“勇而劳甚,则肾汗出,肾汗出逢于风,内不得入于藏府,外不得越于皮肤,客于玄府,行于皮里,传为胕肿。本之于肾,名曰风水”,出自《素问·水热穴论篇》。阐述了风水的形成的原因及其病位。

二、中说西证

风水病因病机古今观

三、中医内涵

“风水”一病首载于《黄帝内经》,《水胀》、《平人气象论》、《论疾诊尺》三篇均有“目窠上微肿”的描述,《大奇论》还记载:“肾肝并沉为石水,并浮为风水”。《金匮要略》详述曰:“其脉自浮,外证骨节疼痛,恶风”、“寸口脉沉滑者,中有水气,面目肿大,有热,名曰风水。视人之目窠上微拥,如蚕新卧起状,其颈脉动,时时咳,按其手足上,陷而不起者,风水”[1]

《素问·水热穴论篇》:“勇而劳甚,则肾汗出;肾汗出逢于风,内不得入于藏府,外不得越于皮肤,客于玄府,行于皮里,传为胕肿。本之于肾,名曰风水”,阐述了风水乃因劳累或房劳过度,则汗出于肾,又遇风邪,汗孔骤闭,向内不能回到脏腑,向外不能排泄于皮肤,故逗留于皮肤最后形成胕肿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曰:“病肾风者,面浮庞然壅,害于言……不当刺而刺,后五日其气必至。……至必少气时热,时热从胸背上至头,汗出手热,口干口渴,小便黄,目下肿,腹中鸣,身重难以行,月事不来,烦而不能食,不能正偃,正偃则咳,病名曰风水。”指出肾风误刺是引起风水的另一原因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篇》“肺者,太阴也,少阴者,冬脉也,故其本在肾,其末在肺……”,把风水的病机主要责之肺肾二脏,明确指出了“风水”系“本之于肾”。“水病下为肘肿大腹,上下喘呼不得卧者,标本俱病。故肺为喘呼,肾为水肿”。因肾者主水,为人体水液代谢之动力,肾阳不足则关门不利,膀胱气化失常,聚水而从其类,以致泛滥横溢,故云水病本之于肾。然肺者主气,能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故有“肺为水之上源”之说(《医方集解》),若风邪外袭,内合于肺,气失宣降,水道不通,风遏水阻,发为水肿,则言其标在肺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水肿病诸候》“风水候”篇云:“风水病者,由脾肾气虚弱所为也。肾劳则虚,虚则汗出,汗出逢风,风气入内,还客于肾,脾虚又不能制于水,故水散溢皮肤,又与风湿相搏,故云风水也”[2]。王焘《外台秘要》亦认为风水因“肾劳则虚,虚则汗出,汗出逢风,风气内入,还客于肾,脾虚又不能制于水,故水散溢皮肤”[3]。总之风水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汗出逢风或肾风误刺,主要病变脏腑为肾,相关脏腑有肝、肺、脾、心、胃,病理特点为浮肿并可伴外感之象。

四、现代研究

现代医学中外感引起肾脏损伤较为常见,如急性肾小球肾炎、IgA肾病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,肾脏内伤,感邪急性发作也是临床常见的。

  外感疾病

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急性起病,以血尿、蛋白尿、高血压、水肿,或伴有一过性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为临床特征的肾小球疾病,主要为β-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,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、猩红热、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,系感染诱发的免疫反应所致。链球菌致病抗原如蛋白酶、外毒素B等的抗体可与肾小球基底膜抗原发生交叉反应,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,诱发补体异常活化等均可能参与致病。

IgA肾病是以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,可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,肾组织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为特征。IgA肾病无论初始发病或复发感染均与感染有密切关系,尤其是合并上呼吸道感染。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扁桃体感染与IgA肾病发病相关,通过对腭扁桃体隐窝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,发现大多数患者培养出的细菌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,其次为副流感嗜血杆菌,副流感嗜血杆菌是扁桃体上的一种常见细菌。还有研究发现IgA肾病患者腭扁桃体及外周血中存在着记忆B细胞(CD19+CD27+阳性细胞)的高表达,在腭扁桃体摘除后外周血中上述细胞的表达下降,两者表达呈正相关;腭扁桃体和外周血中记忆B细胞表达的百分率高低与尿检异常加重程度呈正相关。

过敏性紫癜肾炎属于过敏性紫癜的肾脏并发症,约见于80%的过敏性紫癜患者。临床主要表现为镜下血尿和轻、中度蛋白尿,而肉眼血尿和肾病综合征并不多见。肾损害基本上属于一过性,但10%~20%的青少年和成人可出现进行性的肾功能损害,少数病例可迁延数月或数年发展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,甚至进一步引发肾衰尿毒症。许多过敏性紫癜患者常有近期感染史,但未能证明与链球菌感染的肯定关系,但2/3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诱因,如感染或变态反应。各种感染如细菌、病毒、衣原体及寄生虫等均可诱发过敏性紫癜,另外,寒冷、药物和食物过敏,昆虫叮咬,也可诱发本病。肾活检光镜检查与IgA肾病类似,经单克隆抗体检测证实,浸润的细胞为单核细胞/巨噬细胞,以及CD4和CD8阳性T细胞。

  内伤疾病

肾脏内伤是指原有慢性肾脏疾病,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、肾病综合征、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病、慢性肾功能不全等。肾系内伤基础上的外感是一种发生在这样的慢性肾系疾病基础之上,并有外感临床表现的整体疾病状态,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状态,既有外感的情况存在,又有肾系疾病内伤的情况存在,病因病机复杂,临床表现多样且病情多变。

五、中西通临证思路

急性肾小球肾炎虽属自限性疾病,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迁延而转为慢性,因此早期实施中医干预很有必要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则更加明确地指出:“风入于少阴则尿血”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,许多祛风中药如蝉衣、麻黄、荆芥、防风、苏叶、僵蚕、地龙等皆有抑制抗体产生,抑制过敏介质释放,提高中和抗体、中和抗原等作用,说明中医六淫中的“风”邪致病可诱发免疫反应,肾小球疾病亦属免疫性疾患,自然与风邪有着内在的联系。临床实践证明,伴有血尿或以血尿为主的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炎IgA肾病、紫瘢性肾炎的发生、复发和加重,常因风邪的入侵(感冒)而诱发。然而,“风邪不能独伤人”,风毒之邪只有在肾功能虚损的病理基础上才有可能诱发血尿,也就是说风邪只能作为一种发病诱因,而非决定因素,亦与其轻重程度无关,这才是血尿发生原因的完整概念。

分享到:
×
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