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脾益肺、化湿法治疗干燥综合征案
娄某,女,53岁。
外院诊断为肺纤维化,干燥综合征。住院治疗数月,先后用川芎嗪、丹参片,以及养阴生津之中药治疗,未见好转。2023年3月求治于方老。就诊时胸闷憋气,口干、目干涩、涕泪少,口渴引饮、饮不解渴,纳可,小便正常,大便溏,睡眠差。检查:舌质淡、苔薄白,脉沉细弱。化验结果:血沉 29mm/h,类风湿因子(+)。
诊断:干燥综合征。病位在肺脾。
辨证:证属气虚,湿邪内蕴。
治法:助脾益肺,化湿。
处方:加味理中汤。
党参15g 苍白术各10g 干姜3g 甘草6g 天花粉30g
4剂,水煎服。
二诊:服前方4剂,药后口干目涩好转,饮水量减少,仍有胸闷气短。查体:舌淡稍润,苔白,脉细。治法:仍宗前法,增强温补散寒之性。
处方:桂附丁蔻理中汤加味。
丁香6g 白蔻仁6g 桂枝10g 制附片15g
党参15g 苍白术各10g 干姜3g 甘草6g
天花粉30g 黄连3g
6剂,水煎服。
三诊:服前方6剂,药后口干明显好转,饮水量正常。偶有胸肋窜痛,咳嗽偶作,腹胀,头晕。治法:寒邪已化,中病即止,改为平调,巩固疗效。补助肺脾,佐以疏肝。
处方:香砂六君子汤、疏肝饮加味。
木香6g 砂仁6g 党参15g 苍白术各10g
茯苓30g 甘草6g 法半夏15g 青陈皮各10g
柴胡10g 姜黄10g 薄荷3g 天花粉 30g
水煎服。
嘱隔日1剂,以巩固疗效,恢复机体自身功能。
【评析】方老认为干燥综合征属中医燥病门。其病理特点为干燥枯涸、涩滞坚敛。《黄帝内经》言“燥胜则干”。干于外则皮肤皴折,干于内则精血枯涸。气血不能得以濡润流通故涩滞收敛。然而何以生燥病乎?其原因诸多,各不相同。本患者目涩口干,燥渴引饮,饮不解渴。说明非炎灼津伤之饮水自救,乃为津不上承之故。病人又有大便溏薄、小便正常、舌淡苔薄白、脉沉细等一派脾虚湿停之候。说明此燥源于肺脾气虚,水湿内停,阻遏气机,津不四布。本属病理结果,又为致病因素。肺脾气虚、寒湿阻滞、燥邪内生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机转,阳虚气弱、寒湿内阻是目前疾病的实质,前医单纯润燥养阴生津不效的原因在于没抓住主要矛盾而治其皮毛。重用理中汤温运肺脾,以治其本。药证相投,立竿见影。二诊则温阳散寒并用,以大温大热之品集中优势攻逐阴寒,祛邪以扶正。待邪衰后第三诊改为平调。本病证情复杂,机转多变,不能陈守一法一方,视病变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病机,辨证论治为是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