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中医工作室

补肾益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案

发布时间:2025-07-01 点击数: 字号:

刘某,男,33岁,干部。

初诊:2023年9月25日。

主诉:患者自2017年当兵时即腰痛,未介意,有晨僵,活动一会儿就好转。因发高烧住某医院检查,血沉特别快,但不知是什么病,复员后停止治疗。差不多每年必腰背痛,吃一点药就好,2021年在天津检查:血沉86mm/h, HLA-B 27(+),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早、中期发作。

证候:颈项强硬,前胸痛重,腰骶痛轻,有时头痛但血压不高,喜饥不欲食,脘腹胀满,喜暖畏寒,全身无力,大便溏薄,舌苔薄白,脉象沉弦无力。血沉25mm/h。

辨证:十余年前就有腰痛症状,每年必发作,未得到及时治疗,最近才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。刻下所见症状都是一些脾肾气虚证,所以认为是脾肾气虚,正邪相搏,督脉瘀滞。

立法:温补脾肾,扶正祛邪,通调督脉。

方药:

生黄芪30g 白术10g 陈皮10g 炙甘草 10g

生川断30g 生葛根30g 狗脊15g 党参15g

鹿角霜10g 枸杞子15g 菟丝子15g 骨碎补10g

21剂,每日1剂,水煎温服,每日2次。

二诊:服药后颈项前胸痛轻,腰骶隐隐作痛。食欲仍未改善,四肢痠倦,脘满腹胀不愈,舌苔薄白略腻,舌质淡,脉象沉缓无力,血沉15mm/h。仍属脾肾气虚,胃呆不食,督脉瘀滞。法当温补脾肾,芳香开胃,通调督脉。

方用:

生黄芪30g 陈皮10g 砂仁6g 鸡内金10g

焦三仙30g 太子参30g 菟丝子15g 炒杜仲15g

炒莱菔子10g 厚朴10g 枳壳10g 鹿角霜10g

30剂,水煎服。

三诊:食欲大进,能食味香,四肢有力,精神较好,脾胃运化恢复。但腰骶仍隐隐作痛,劳累后加重,舌苔薄白,脉象沉缓。此为肾阴阳虚损,督脉瘀滞,法当补肾为主,少佐通督之品。

处方:

鹿角胶10g 败龟甲10g 生川断30g 狗脊15g

鹿衔草15g 炒杜仲15g 菟丝子15g 鸡内金15g

大熟地 20g 山萸肉10g 骨碎补10g 川乌10g

细辛5g 肉桂 5g 炮附子10g

30剂,水煎服。

四诊:服药后有点口干舌燥,时有口疮溃疡,腰骶痛有好转,精神尚佳,舌苔薄黄,脉弦沉。此为年轻,虚不受补,辛热药用的多一些,病已基本恢复,当考虑滋阴助阳,佐以通督的药物予以治疗,因路途较远,来往不便,给予丸药以作缓治。

处方:

鹿角胶45g 龟甲胶45g 炒杜仲45g 狗脊60g

大熟地60g 枸杞子45g 生鹿角30g 水蛭30g

胆星30g 炒知母45g 盐黄柏45g 生川断45g

大生地60g 怀牛膝45g 大蜈蚣21条 净地龙45g

鹿衔草45g 杭白芍 45g 生甘草10g 菟丝子45g

诸药研为细面,鹿角胶、龟甲胶烊化兑入,炼蜜为丸,每丸重10g,早晚各服1丸。

【评析】本案患者最初诊为脾肾气虚,从温补脾肾、扶正祛邪、通调督脉论治,颈项前胸痛减轻;但出现饥不欲食,食则不化等胃阳不振之象。二诊重点助消化,养胃阳,使食欲得到改善。三诊认为补火能生土,重用桂附使虚火上炎。四诊补肝肾,清相火,再加通督之剂得到病愈。一波三折,说明为医者辨证要准确,用药要贴切,才能取得满意疗效。


分享到:
×
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