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中医工作室

清热燥湿法治疗痛风案

发布时间:2025-07-01 点击数: 字号:

郑某,男,45岁。

初诊日期:2022年1月11日。

病史:患者2019年第1次发病,至就诊时已达多年,开始仅在右足拇跖关节处红肿热痛,以后逐渐累及右足踝关节和左膝关节,且经常反复发作,发作时剧痛难忍,红肿如脱,全身汗如水洗。尤以足拇指关节为甚,日轻夜重,甚至未触即痛增。局部注射封闭,疼痛也不能缓解。2019年经**自治区医院检查:血尿酸6.12mg%,诊为痛风病,但骨质无异常改变。经服秋水仙碱止痛效果显著,但头晕、恶心等不良反应也大。以后发病症状逐渐加重,发作时间逐渐增长,间隔时间逐渐缩短,经西医查血尿酸7.35mg%,血沉40mm/h。X线拍片示:右足第一跖骨远端骨质蚕食样缺损,并发骨质增生,趾跖关节腔轻度狭窄。确诊为痛风病。当时因患者不能接受秋水仙碱和可的松治疗,经服磺胺治疗未效,改为中医治疗。

初诊:患者痛苦病容,由人搀扶架双拐而来,两下肢关节疼痛,右足大趾和右踝关节及左膝关节红肿热痛,小便黄赤,苔黄黑厚而湿润,脉细数。

辨证:湿热下注。

治法:治宜清热燥湿,以三妙汤加味。

处方:

苍术15g 黄柏12g 苡仁30g 牛膝12g

木瓜12g 青黛6g 滑石15g 知母9g

鸡血藤30g 当归15g 赤芍15g 萆薢12g

6剂,每日1剂,水煎服。

二诊:服上药下肢肿痛减轻,黄黑苔见退,已能弃拐行走,但行动还不方便。继用上方,当归加至30g,再加蚕砂30g,6剂,每日1剂。

三诊(1月28日):痛风症状基本消失,舌黄黑苔已退,行走自如。再用前方加木通15g,丝瓜络15g,6剂,每日1剂。以后患者病情稳定,一直以原方继服。

3月1日经查血沉4mm/h,已恢复正常。5月7日检查血尿酸6.9mg%,也有所降低。以后病情一直稳定,故仍以原方改为丸药观察。

9月16日,复查血尿酸4.55mg%,已基本正常,行动如常人,仍以丸药巩固疗效。

11月12日X线拍片示:右足第一跖骨远端痛风样病理改变10个月,与前两次摄片比较其病变明显好转。病变原缺损周围骨质增生较著。痛风基本痊愈。

【评析】根据本案患者的临床表现,属于中医湿热痹的范畴,经投燥湿清热之三妙汤加味,效果显著,症状缓解迅速,血沉也很快恢复正常,经过10个月的治疗观察,血尿酸基本恢复正常。跖骨病理改变明显好转,病变原缺损周围骨质增生较著,且无不良反应。痛风一病,在中医书上早有记载。但中医的痛风与西医所说的由于嘌呤代谢紊乱、血尿酸升高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,病名虽同,但概念有差异。中医的痛风是广义的痛风,包括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、类风湿关节炎、痛风性关节炎等,西医的痛风性关节炎相当于中医痛风中的一个证候(饮酒湿痰痛风)。本例的立法处方,是根据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进行的。因为本病有明显的红肿热痛,属于阳证热证的范畴,但一般阳证热证的痹痛症状多见于上部,惟湿热有向下流注的特性,故本病应从湿热来考虑。再加上病人的舌苔异乎寻常的黄黑厚腻且湿润多津,进一步证明是由湿热下注引起。病因病理既明,则投用燥湿清热的三妙丸做主方更为有据。又因为病由湿热引起剧痛,故以舒筋活络的药来缓解其疼痛。通过标本兼顾,因而收到较为满


分享到:
×
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