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气养阴、清热通络、祛风止痛法治疗银屑病关节炎案
赵某,男,42岁,教师。
初诊:2022年3月16日。
病史:腰及四肢关节疼痛伴银屑病20年,加重5个月。20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腰部疼痛,夜间及晨起僵硬酸痛明显,时轻时重。有时伴不对称性膝肘肩等关节疼痛。同时发现双肘部伸侧银屑病,局部瘙痒,脱屑,皮损约5cm×5cm。20年来一直间断性治疗,服用多种中西药及外用药治疗,但一直未能治愈。于5个月前病情突然加重,腰及双膝、双手多个指关节明显肿胀,疼痛剧烈。卧床不起,生活不能自理。夜间难以入眠。同时,银屑病加重,双肘、背部、颈部等皮肤瘙痒,脱屑。呈大片状皮损,瘙痒难忍。伴低热(38℃),全身乏力,面色苍白,遇寒冷及天气变化时病情加重。饮食差,上腹部不适。大便溏,小便黄。在当地住院治疗,服用消炎痛、阿司匹林、左旋咪唑,肌注祖师麻注射液,行局部理疗等,无明显效果,且出现上腹不适、恶心、反酸等消化道反应。就诊时病人坐在藤椅上,被4人抬入诊室。家族史:母亲年轻时腰痛,以后明显驼背。兄妹4人无类似病史。检查:端坐于藤椅上,消瘦,面色苍白无光泽。双手多个关节畸形,双膝关节肿大。腰椎强直,无活动度。颈部、背部及双肘部大片状银屑病皮损,瘙痒,用竹签刮掉皮屑,可见鲜红色皮肤。指(趾)甲可见大量斑点状凹陷,甲床不平,可见纵嵴及横沟。双膝关节局部皮肤微热、红。少语懒言,声音低微。体温38℃,脉搏100次/分,呼吸24次/分,血压16/10kPa(116/75mmHg)。脉弦细数,舌质淡、苔薄黄。
化验:Hb 85g/L, WBC 12.1×10 9/L, N 0.79,L 0.21,ESR 130mm/h, ASO(+),RF(+)。
X线:双侧骶髂关节融合,腰椎及胸椎呈“竹节”样改变。双膝关节间隙变窄,边缘呈唇样增生。
诊断:痹病,银屑病。证属气阴两虚证,血热证。本病属西医的银屑病性关节炎(或称牛皮癣性关节炎)。
治法:治以益气养阴,清热通络,祛风止痛。
处方:
黄芪60g 党参20g 茯苓20g 薏苡仁30g
石斛15g 玉竹15g 忍冬藤30g 透骨草30g
焦三仙各20g 甘草6g
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医嘱:停用抗风湿止痛等西药;加强营养;避外邪;调情志;在疼痛能耐受的情况下,注意保持双膝关节的功能活动。
二诊(3月23日):饮食明显增加。双手关节及腰部疼痛减轻,僵硬感也减轻。自觉下午身上较前舒服。舌脉同前。嘱:①继服上方60剂,每日1剂或隔日1剂;②痹隆清安片,每服8~10片,每日4次,连服6个月。
三诊(10月26日):病人步入3楼诊室。面色红润,声音洪亮。自述间断性服用上方60剂,坚持服用痹隆清安片7个月。病情日渐好转。现全身关节及腰部基本不疼痛,唯天气变化时稍感疼痛。全身银屑病已基本痊愈,现只有双肘伸侧留有钱币大小的皮肤病变。脉沉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。嘱:继服痹隆清安片6个月。
四诊:病人来述,疾病已痊愈,已能坚持上班。初诊时体重49公斤,现体重为65公斤。为防止病情复发,病人要求再服痹隆清安片3个月。
1年后随访,病情未复发,已能完全从事正常人的工作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