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中医工作室

研究成果

戴恩来教授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-“中说西证”-第二十二录

发布时间:2025-07-10 点击数: 字号:

二十二录

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,则阳得阴助,而生化无穷;善补阴者,必于阳中求阴,则阴得阳升,而泉源不竭

一、原文释义

“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,则阳得阴助,而生化无穷;善补阴者,必于阳中求阴,则阴得阳升,而泉源不竭”,出自明代张景岳所著《景岳全书·新方八略》。原文的意思是,天地万物蕴含阴阳,而阴阳互根、互生。基于此根本法则,欲更好补益阳者,必阴足为前提,从阴中求阳,则阳得阴的资助而生化无穷,源源不断;欲更好补益阴者,必以阳盛为有望,从阳中求阴,则阴得阳的温煦升发,犹如泉水有源,连绵不绝。

二、中说西证

阴阳互根、阴阳互生的物质基础。

三、中医内涵

天地造化万物寓阴阳之变,名虽不同,属性相异,实则为一,阴阳化生,阴即是阳,阳即是阴,是以老子《道德经》曰“同出而异名”。中医阴阳学说起源于《易经》,成熟于《黄帝内经》,中医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当属阴阳学说。《黄帝内经》中“阴阳者,互根互用也”,“孤阴不生,独阳不长”等论述,强调阴阳的相互关系,认为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、相互促进的关系,这是“阴中求阳,阳中求阴” 观点的重要源头,系张景岳这一论点奠定了理论基础。

“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”。在治疗阳虚证时,除了使用补阳药物,需配伍补阴药物。因为阳根于阴,补阴可以帮助阳气更好地生成和发挥作用。如《景岳全书》记载右归丸,由熟地黄、炮附片、肉桂等10味中药组成,方中附子、肉桂、鹿角胶为君药,发挥补肾虚作用;熟地黄、山萸肉、枸杞子、山药为臣药,滋阴补髓,发挥阴中求阳作用;菟丝子、杜仲为佐药,健腰膝;当归为使药,养精血。诸药合用,肝脾肾阴阳兼顾,仍以温肾阳为主,妙在阴中求阳,使元阳得以归原,是中医治疗肾阳亏虚证的经典名方。

“善补阴者,必于阳中求阴”。治疗阴虚证时,在使用补阴药物的基础上,加入少量补阳药物。由于阴赖阳升,阳气能够推动津液的生成和输布,从而使阴液得以源源不断地生成,即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五十一所记载的左归丸,由熟地黄、山药、枸杞子、山茱萸、川牛膝、菟丝子、鹿角胶、龟甲胶组成,被称为壮水之主的第一方。熟地黄为君药,滋阴补肾、填精益髓;臣药以龟甲胶、鹿角胶血肉有情之品,峻补精髓,其中龟甲胶甘咸而寒,善补肝肾又能潜阳,鹿角胶甘咸微温,益精补血又能助肾阳,有“阳中求阴”之效;山茱萸养肝滋肾、涩精敛汗,山药补脾益阴、滋肾固精,枸杞子补肾益精、养肝明目,菟丝子平补阴阳、固肾涩精,川牛膝益肾补肝、强腰壮骨,俱为佐药。以上诸药相配伍,共奏益肾滋阴、填精补髓之功,主治真阴不足证,其证表现为腰膝酸软、头晕眼花、耳聋失眠、滑精遗精、自汗盗汗、口燥舌于等。又如理阴煎,通治真阴虚弱之证,方中除熟地黄、当归补阴血药外,并与干姜、炙甘草、肉桂等补阳药合用,使阳生阴长而化源不竭,从而达到补阴的目的。再如在临床中对失眠的治疗,心肾不相交之失眠,可选用“壮水之主,以制阳光”之孔圣枕中丹交通心肾,通过滋补肾水以抑制心火上炎,达到宁心安神,阴阳调和的状态。

四、现代研究

  “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”的现代医学研究

李小明等[1]通过采用氢化可的松诱导小鼠阳虚而建立阳虚动物模型。联合用药组给予补阳药如淫羊藿配伍一定比例的滋阴药熟地,与单纯使用补阳药相比,结果发现,联合用药组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(如胸腺、脾脏指数)显著提高,血清中免疫球蛋白(IgG、IgM 等)水平升高,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更趋合理。赵强等[2]在研究肾阳虚与内分泌关系时发现,肾阳虚患者或动物模型常出现下丘脑-垂体-性腺轴功能减退。给予补肾阳药物如菟丝子、肉苁蓉等的同时配伍滋阴药女贞子等,实验结果显示,联合用药可使下丘脑*****释放激素(GnRH)、垂体*****(LH、FSH)以及性腺睾酮水平明显升高,且调节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补阳药。陈刚等[3]在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研究中,采用补阳药如黄芪等配伍滋阴药麦冬,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,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,提高心肌细胞的活力和能量代谢水平。这些均表明在补阳过程中配伍滋阴药,可更好地调节机体多种功能,在部分方面验证了“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”的科学性。

 “善补阳者,必于阳中求阴”的现代医学研究

王芳等[4]采用甲状腺素灌胃造成小鼠阴虚而建立阴虚动物模型,联合用药组给予滋阴药生地黄加入少量补阳药附子,与单纯使用滋阴药对比发现,联合用药组小鼠的阴虚症状得到更明显改善,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,自然杀伤细胞(NK 细胞)活性增强。刘华等[5]研究发现,联合用药组为在滋阴治疗的基础上配伍补阳药,可更好调节甲状腺轴功能,使甲状腺激素(T3、T4)水平恢复正常,同时改善下丘脑-垂体-甲状腺轴的反馈调节机制。孙丽等[6]在实验中发现,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,采用滋阴药配伍补阳药也有良好效果。例如,给予滋阴药生地联合补阳药肉桂,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氧化氮(NO)水平升高,内皮素-1(ET-1)水平降低,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,调节血管张力。这些实验在一定角度验证了 “善补阴者,必于阳中求阴” 的理论。

五、中西会通临证思路

阴阳化生在低血容性休克救治中的应用启示。低血容性休克的现代医学救治中,首先应予以快速补液,对于血压不稳者需用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升压治疗,从西药中用的视角看,肾上腺素属阳性,可提升血压;但部分患者在液体补足后血压仍然长时间不稳,需升压药长期维持,这是临床中较难处理的问题。从中西医结合医学视角看则知其病机,体液属阴,快速失血,或剧烈呕吐、腹泻、大汗等导致体液大量丢失,使有效血容量急剧下降,导致亡阴,同时阴损及阳,阳气亏损。快速补液虽能使阴的量短期补足,但阳仍未足,血脉中缺乏推动及固摄之阳气,故血压长时间不稳定。此时如用附子类或者参附注射液扶助阳气,其效必佳。此亦即“善补阴者,必于阳中求阴”之用。

分享到:
×

用户登录